首页

广州小丝女王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3 23:21:41 作者:诗人聚抚州共论中国诗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参与 浏览量:98545

  重庆、成都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数字“双城记” 生活添便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推出311项“川渝通办”事项,涵盖就业、社保等群众身边事;实时监测到站旅客数量,采取地铁延时收车等措施……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智慧城市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数字重庆”到“智慧蓉城”,“双城记”的“智慧”含量越来越高,“数字+”成为连接双城的一座桥,也成为感受城市活力的一扇窗。

  ——编 者

  “数字重庆”搭建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

  社保关系互转成为“川渝通办”热门事项

  本报记者 常碧罗

  陈瑜是四川人,今年60岁,已退休10年。最近,养老金怎么领一度是她的烦心事。“先前每年都要到社保中心去进行养老资格认证,这两年搬到重庆和孩子一起生活,还要回四川认证吗?”带着疑问,陈瑜来到重庆市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堰兴社区服务中心。

  “陈阿姨,您把身份证给我。”在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帮助下,陈瑜只花了两分钟就完成了养老资格认证。

  两分钟的背后,是智慧城市数据的高效流动。

  原来,重庆市人社局与四川省人社厅实现了数据共享。“我们在系统里发出查询指令,就能够调取成渝两地系统的相关信息。”重庆市人社局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调取信息后,就能够对认证人员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实现异地认证。

  据了解,目前,仅在人社系统,“川渝通办”事项已经达到43项,今年1至4月,重庆累计办理人社相关业务28.4万件。

  不仅是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社保关系互转也是热门的“川渝通办”事项。

  不久前,钟先生咨询大渡口区社保中心,想把自己在成都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到大渡口区,“工作人员告诉我,只需点击‘渝快办’上的‘川渝通办专区’,就能够实现保险关系转移,全程不超过一小时。”钟先生说。

  以前,想要转移社保关系,需要居民提交材料、填报申请,前前后后花一个多月。如今,依托人社数字政务系统,居民只需指尖操作,后台数据就自动运转。

  在重庆,这样的数据流动十分频繁,筑起智慧城市的数字底座。

  去年4月,重庆市启动“数字重庆”建设,搭建起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六大应用系统和基层智治体系,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将相对离散的应用系统、组件、数据、云网等数字资源综合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全市数据资源“一本账”管理,加快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不仅仅是“川渝通办”更加便捷,数据的充分涌流让“城市大脑”变得更加聪明。重庆推动“渝快办”和“渝快政”贯通,市民在手机端可以申报事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渝快政”进行办公,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覆盖全市的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决策支持事件流转等系统,实现“一键智达”“一贯到底”的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

  目前,重庆已打通国家到市、区县、镇街的“数据通道”,全面建成79个市级部门、41个区县、1031个镇街数据仓,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90%,为191个应用开发升级赋能。

  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服务日常城市管理

  旅客晚点到站,有地铁在“等”

  本报记者 宋豪新

  “我们这趟车晚点了,深夜才到成都东站,没想到地铁还在‘等’我们。”不久前,重庆市民张先生一家来四川成都旅游,这座城市的智能和便利让他忍不住点赞。

  张先生并不知道,地铁之所以能“等”客,缘于时刻运转的城市“智慧大脑”。

  “嘀嘀!今日23时后有15趟列车晚点到达成都东站,总人数约8160人。”时针拨回3小时前,成都市智慧蓉城交通运输城运分中心平台监测到列车晚点,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将晚点信息共享至成都轨道集团、公交集团和出租企业、出租车驾驶员车载终端。交通部门采取地铁延时收车、抽调公交应急运力、增派空载出租车(网约车)等措施做好接驳工作,到站旅客不到两个小时就疏散完毕。

  作为国内首批启动智慧交通建设的城市之一,成都致力于让城市交通运行更“聪明”,不仅提升了城市通勤效率,也为春运、大型赛事等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保障。

  “通过打通后台数据,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全市交通运行态势,智能评估运能,形成监测、预警、处置、反馈全流程工作闭环。”成都市交通运输局信息中心相关人员王大江说。

  据了解,成都市智慧交通体系融合民航、铁路、城市交通、道路交通等15大类综合交通全行业数据,日均新增数据6亿条,并向100余家单位共享,推动数据资源“一网通享”。同时,不断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数字体征指标体系、交通运行体检表,实现交通运行“一网统管”。

  装有感应系统的路灯,能自动调节亮度,实用又低碳;桥梁上安装了监测系统,一旦数据异常就会自动报警;居民的大件垃圾不再“搬运难”,可“一键上门收件”……这些变化让城市更“聪明”,也让群众生活更便利。

  不仅是智慧交通,作为一座常住人口超2100万的超大城市,成都积极推进智慧蓉城建设,从内到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打开“高新通”小程序,提交相关资料……重庆一家科技公司项目主管李先生,在出差路上就申办了在成都的科研补助项目。不久前,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企业培育处工作人员曾专门来电指导办理。“通过‘天府蓉易办’‘高新通’等平台在线就能提交申请,不用两地来回跑了。”李先生说。

  近年来,成都加快推进三级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和市级部门分中心一体化实战化运行,25个市级部门牵头建设120个应用场景并接入市级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平台,有关县(市、区)开发了109个特色应用场景,服务日常城市管理。

  越发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络让群众生活更加便利。目前,四川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共设立了200多个“川渝通办”窗口,为企业设立登记、公积金提取、医保社保转移接续等高频业务提供异地办理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台湾网红点赞新疆遭抹黑 国台办连发三问

近年来,我国家具行业规模化、品牌化、场景化发展趋势明显。随着各地房地产市场政策的优化调整,家具行业产品创新、定制化能力的提升,极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带动家具行业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全国共查办各类违法案件140.62万件

3月14日,湖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李剑志受益阳市大通湖区大通湖湿地管理局邀请,到大通湖开展水鸟调查。在大湖西南围堤边,他看到5只小鸟在堤坡荒地觅食,取出相机拍了几张。

近期国内多个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专项借款落地

中共红河州委副书记、州长罗萍在活动致辞中介绍,千百年来,红河大地11个世居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歌舞乐,沉淀出一批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经典民歌,成就了“歌舞之乡”的美誉,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深度体验红河特有的历史韵味和文化风情。诚邀各界嘉宾、国内外民歌爱好者和广大游客朋友走进红河,亲身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红河最云南”的美妙。

非遗献礼祖国华诞 浙江瑞安展现“百工之乡”魅力

在深圳务工的梁海强,自2022年开始享受到“点对点”专列服务。他说:“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就有工作人员帮安排好,不用担心春运买票、转车等问题,从家门口‘点对点’送达工厂。”

“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第13次年检启动

融融春光里,春耕开启,春管正忙;项目开工,机器轰鸣;人流物流,繁忙有序;未来产业,向“新”而行……中华大地升腾着蓬勃向上的朝气,中华儿女向着美好未来奋勇前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